付雷(左一)在指导徒弟。
□本网记者
付雷,2003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钢”)炼铁事业部铁电车间电工,电气工程师、电气高级技师。
作为电气专业技术骨干,付雷长期扎根在高炉电气维护检修的生产一线,致力于高炉稳定运行和设备改造等课题攻关。由他领题攻关实施的课题《6、7号烧结5600KW风机油泵控制程序的改进与优化》荣获贵州省职工“我为企业献一策”金点子奖,主创的《一种混匀堆料机的对中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多年来,付雷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贵州工匠”等荣誉。
苦练内功,做电气维护检修的追梦人
2005年,水钢启动二烧筹建工作,刚上班两年的付雷被派往昆钢交流学习。身为电工的他被昆钢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所触动,暗下决心,一定要下苦功掌握先进技术,为企业自动化建设尽力。
从昆钢学习回来后,付雷将全部业余时间用在了学习上,苦心钻研电气技术。当时,水钢电气自动化技术刚刚起步,身边擅长这方面技术的老师傅较少、网络也欠发达,付雷只能靠自学,碰上纯英文的指令代码、专业术语不懂时,就一本一本地翻阅英文词典,一个指令一个指令地查、一个公式一个公式地记、一遍一遍地画接线图……几年下来,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他积累了丰富的电气自动化理论知识,并掌握了各种自动控制软硬件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先进的检测仪器,对电气设备进行“诊断”和“治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电气自动化技术难题。
了解付雷的领导说,他耐得住寂寞,爱钻研;跟付雷朝夕相处的同事说,他没啥意思,除了学习还是学习……20余年来,从普通工人到技术工匠,付雷扎根电气检修一线,从没有停下学习钻研的脚步。
勇挑重担,做高炉生产的守护者
常言道,“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多年来,付雷凭借着丰富的自动控制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为高炉、烧结、原料等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3月,3高炉的PLC网络出现故障,所有仪表信号不稳定,导致中控室计算机无法正常控制和监控现场设备。这不仅直接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凭借多年在自控行业积累的经验,付雷精准地找出了“病因”、开出了“处方”,及时解决了这一重大隐患。
此外,付雷还带领攻关团队先后完成了3高炉助燃风改造,6号脱硫根据烟气自动喷浆处置,6号、7号机尾收尘变频器改造等80余项技术攻关,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千余万元。
倾囊相授,做技能传承的引路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付雷深知,个人力量有限、团队力量无穷。他始终将培养新人、传承技艺视为己任,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和技术,时刻关注徒弟们的技术成长和职业素养培养,引导他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2021年至2024年,付雷参与新型学徒培训,指导铁电车间15名学徒全部通过考试;在工匠场“师带徒”活动中,2名学徒在六盘水市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分获电工第一、二名,并获得 “六盘水市技术能手”“凉都工匠”称号。
2022年5月,付雷领衔的铁电车间自动化工匠场被首钢水钢技师学院命名为“工学一体化教学基地”,他被聘任为兼职教师。在学院,付雷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带领学生到工匠场学习,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训机会、帮助他们提升操作技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付雷为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技术人才,为水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矢志追求,做践行“工匠精神”的带头人
“把本职工作当作事业,把学习与创新当作爱好、不断提升自我,做一名技术响当当、有价值、有贡献的技术能手。”这是付雷多年来一直坚守的工作理念。
付雷领衔创建的“凉都工匠场”自创建以来,先后组织开展技术攻关400余项。仅2024年,工匠场就完成了焦炭引风机变频器自动控制改造、三高炉料批自动控制改造、四高炉炉内雾炮机自动控制改造等50项技术攻关项目,累计创效800余万元。该工匠场先后被命名为“贵州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贵州省技能大师工作室”。
凭着敬业精神和精湛技艺,付雷成为了电气维护检修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事迹激励着每一位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