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黄蜀锦)“六盘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远古时期的古人类活动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演进,这片土地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传承好、弘扬好优秀的历史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近日,在六盘水新华书店里,来自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档案馆(市地方志办)、市图书馆、钟山区图书馆等单位的相关人员,以及“悦读一生”读者共聚一堂,阅读分享《六盘水简史》(如图)。
《六盘水简史》是一部系统记述六盘水从远古到建国初期历史发展脉络的专著。全书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多个方面,是六盘水首部地方史专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读书会上,市地方志办地方史科科长、《六盘水简史》执行主编陆长海,对《六盘水简史》的基本内容、学术价值、历史价值、思想精神等进行了分享。
陆长海说,六盘水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期,境内就有六枝“桃花洞人”、盘县“大洞人”和水城“硝灰洞人”等古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市境地处西南,旧属夜郎国地。秦灭六国,始设郡县。汉代进一步推行郡县制,今六盘水地开始进入“郡国并存”的时代,中原文明和封建文化开始传播到境内。西晋以后,地方少数民族各部之间势力此消彼长,中央朝廷在这一地区施行“羁縻政策”进行统治。元朝时期,土司统治兴起,到明代达到巅峰。明初,贵州建省,地方建置逐渐完善,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地主经济开始形成,文化教育发展兴盛,封建统治力度进一步提高,许多政策的实施“比同中原”。经过明清两代的“屯田戍守”“调北填南”“改土归流”等一系列改革发展政策及措施的实施,大量移民进入境内,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教育文化等得以广泛传播,形成了多民族文化、经济、宗教等相互包容和共同发展的格局。
《六盘水简史》的编纂参阅了涉及六盘水地域历史的史志资料书籍600多部,通过组织收集资料、制定框架目录、编纂、编辑、考证、研究等环节,对六盘水的自然地理、建置沿革、民族演变、经济社会及文化教育的发展、军事及人民的反抗斗争、交通发展、商业贸易、社会制度的变革等进行整理和记述,突出地方特色和系统性。该书以国家史为统领,以国家史规矩地方史,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记述了今六盘水地的历史发展脉络。
《六盘水简史》在编纂过程中,就以言辞精炼,史料性强、可读性高为基本要求,注重知识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突出“存史、资政、育人”功能,该书关注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视规律总结,力求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讲证据、讲规范、讲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六盘水提供借鉴与参考,也弥补了志书在存史、资政、育人方面的不足。
现场大家踊跃发言,分享交流自己的感悟体会,读书会现场气氛热烈。“《六盘水简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地方史著作,它让我们深入了解六盘水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精神内涵。阅读此书不仅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更激发了我们对六盘水这一方水土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共同感受六盘水的魅力与精神。”参加读书会的读者越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