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连日的持续降雨,对于水城区双水街道朝阳社区民房网格和朝阳二巷的居民而言,曾经这预示着出行噩梦——泥泞难行、污水横流,让人寸步难移。
但现在不用愁了,一夜大雨后路面依然干净整洁,雨水顺着新修的排水沟渠顺畅流走,空气中再无刺鼻异味,居民们提着雨伞,穿着普通鞋子,步伐轻松地走在回家路上。
朝阳社区民房网格面积0.12平方公里,有148户648人;朝阳二巷有175户345人。这两个区域地处水城区中心城区,却因基础设施老旧而饱受诟病。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这里的常态。路面坑洼破损,污水管网缺失或严重堵塞,生活污水直排路面,异味刺鼻,环境恶劣。绿化带沦为垃圾场或被私自占用,人行道防腐木损坏严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这些问题,成了居民亟待解决的“民生清单”。
朝阳社区兴发组民房网格居民杨元珍回忆说:“以前不下雨时,路上全是泥土灰尘,一下雨,又根本走不了。特别是遇到像最近这样的大雨,得穿雨鞋才能通过,而且没有下水管道,路上的积水要四五个晴天才能退去。”
群众的“烦心事”就是行动的“发令枪”。双水街道迅速联动区级相关部门,将朝阳社区改造列为“微创建”重点攻坚项目,并启动“收集-办理-反馈”闭环流程。
今年4月,投资配套的管网提质改造工程在朝阳社区段全面启动。施工团队克服巷道狭窄、地下管线复杂等困难,科学铺设全新污水管道,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彻底告别“污水漫街”的景象。与此同时,整改健康步道的污水管道、硬化平整破损路面及清理绿化带杂物垃圾、更换耐用环保材料铺设人行道等多项改造工程同步推进。
6月25日夜至26日的持续降雨,成了检验改造成效的“度量尺”。曾经泥泞不堪、积水难行的路面,如今雨水迅速排走,路面干净硬实。
“现在下这么大的雨,水一下就流走了,干干净净的!再也不用穿雨鞋了,出门方便太多了!”杨元珍满脸喜悦地说。
一场雨,见证了朝阳社区从“痛点”到“亮点”的华丽转身。这不仅是道路和管网的物理更新,更是通过“微创建”这一精细化治理手段,疏通城市“毛细血管”,直抵民心“堵点”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的理念。
(胡仕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