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学生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
□全媒体记者 韩 雨
“犯罪嫌疑人仅用包装网红、赠送手机等为由,就能诱使多名未成年人向其发送隐私照片……”近日,在六盘水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里,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刘艳面对记者,语气沉重地讲述一起通过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她手中的卷宗静默无声,却似有数据幽灵在虚拟空间中向孩童伸出狰狞的触角。
然而,这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世界已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不安全因素。
面对挑战,六盘水市检察机关主动出击,以打击犯罪为矛、以源头预防为盾、以科技赋能为翼,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未成年网络保护体系,为青少年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一名13岁的少年,用爷爷奶奶辛苦积攒多年的5万余元打赏了网络主播,家长知道后仅追回了2万余元。最后,检察机关通过民事支持起诉,协助调取相关证据,并积极与网络公司协商,最终将打赏款全额追回返还当事人。”刘艳翻开其中卷宗,讲述了另一起典型的案例,“针对此类因未成年人认知能力不足而导致的大额充值、打赏纠纷,我们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坚持问题导向、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促进网络直播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刘艳说。
面对日益严峻的涉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形势,检察机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一方面,充分运用惩治刑事犯罪、支持民事起诉、提起公益诉讼等手段,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性侵、诈骗、勒索等犯罪活动;另一方面,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文广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监测预警、严查严打、联动共治”为主要措施的重点行业场所防范治理专项工作,强化对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的行业监管,共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治理未成年人网络风险,关键在“防”,六盘水市检察机关还将预防关口前移,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防护体系。
在“钟之航”信息化办案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一场科技赋能的法治教育正在上演。学生们戴上VR眼镜置身虚拟场景,体验醉酒驾驶、聚众斗殴、网络诈骗等相关犯罪场景,身临其境的感受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了犯罪的严重性和后果。
“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集询问、心理疏导、网络安全教育等内容于一体,将未成年人喜爱的VR技术与法治宣传教育完美融合,通过沉浸式法治体验让青少年汲取法律知识的同时,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互联网,避免遭受网络侵害。”钟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助理李璐璐介绍道。
与此同时,六枝特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熟练操作着“遇检未来”智慧未成年人法律监督平台,查看线索举报、处理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小常识……所有操作都一丝不苟。
据介绍,该平台将辖区内公安、法院、司法、教育、民政等涉未成年人相关部门数据资源导入平台,同步录入并更新未成年人基本信息,畅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信息共享共商渠道。同时通过设置定位管理功能和扩大监督触角,抓取互联网中涉未成年人热点信息要素,接收涉未成年人保护线索的实时举报,有效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此外,六盘水市检察机关还组织全市141名法治副校长深入各中小学、社区、企业开展宣讲活动,带领广大中小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引导相关企业经营者依法规范经营,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源头预防。
截至目前,检察机关已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200余次,覆盖师生、社区工作人员、企业经营者10万余人次。
“未成年网络保护是一场持久战。”刘艳表示,检察机关将进一步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挖掘潜在风险,持续加强法治宣传,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等法律监督职能,助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走深走实,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