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以前这下水道三天两头堵,污水漫得到处都是,我们清理完不到一周又堵。找房东收疏通费都难,我自己贴钱又出力,愁得睡不着!”站在焕然一新的下水道旁,钟山区荷泉街道大发社区国土网格四合院小区居民黄雯脸上笑开了花。困扰居民二十年的“老大难”问题,如今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
国土局四合院是建成超二十年的“三无”自建房小区(无物业管理、无单位管理、无资金来源),这里的排污系统从“出生”就带着“先天不足”——老化的管道像年久失修的血管,设计不合理的支管接口更是“雪上加霜”,堵塞成了居民的“家常便饭”。
不久前,一场“意外”彻底打破了小区的平静:小区二楼足疗店因污水倒灌漫进卫生间,污水顺着楼梯流到一楼,刺鼻的恶臭熏得人不敢开窗。“客人来了直皱眉,生意根本没法做。”店主施辉萍急得直跺脚,不得不临时关店。
“能不能找人大代表帮忙?”小区居民温建平想起社区群里常提的“钟山人大代表直通车”平台,试着提交了求助信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条信息刚发出,就得到了荷泉街道人大工委的积极响应。
荷泉街道人大工委迅速组织人大代表、议政代表深入小区实地调查,他们掀开一个个窨井盖,用长杆探摸堵塞点位,挨家挨户敲门走访,翻遍近三年的疏通记录,终于摸清症结——不是简单清淤能解决的“老毛病”,而是管道老化破损、支管接口错位的“结构性梗阻”。
“弄清楚问题,接下来便是根除‘病症’”在大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议政代表、社区干部马不停蹄地开展了一场“头脑风暴”,最终,经过方案比选,敲定了“雨污分流改造+管网整体换新”的根治方案:新铺设80米耐腐管道深埋地下,更换所有老化接口,同步扩大化粪池容量。方案公示当天,居民们在公告栏前争着看图纸,有人竖起大拇指:“这才是动真格的!”
短短9天,四合院的路面恢复了干爽。新铺的管道像一条“地下动脉”,坚固的井盖与路面齐平,曾经泥泞的通道变成了干净整洁的“便民路”。足疗店的招牌重新亮起,施辉萍一边擦桌子一边笑:“环境清爽多了,生意比以前还红火!”
“这场改造,不仅通了下水道,更通了民心。”大发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明云介绍,改造期间,人大代表全程监督施工,居民代表轮流值班协调。从“堵心”到“顺心”,国土局四合院的蜕变,是“人大代表直通车”架起连心桥的生动注脚。
(中 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