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浪天地,大化任求,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心血管内科医生常常有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为了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在每一次急救中,他们如同走上战场,同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在首钢水钢医院就有这样一位“战士”,他白衣执甲,用过硬的技术挽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真诚贴心的服务,赢得了一位位患者的信任和感动。他就是首钢水钢医院心血管/高血压内科主任王怀龙。
采访王怀龙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他每周一、三要坐专家门诊,排队等待着他诊断的患者一拨接着一拨,厚厚的病历和片子放在他眼前等着查阅,根本找不到说话的机会。而在平时,他不是在会诊,就是在手术。最终,在医院宣传科负责人的一次次对接下,王怀龙终于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记者见了面,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特别遵守时间、在乎时间的人。
近一个小时的交流,让记者切身体会到了王怀龙医者仁心的博大情怀——他娓娓道来的不过是工作的只言片语,却印证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一份医者仁心坚定的渴望,一个对患者的庄重承诺,一场勇往直前的博弈,一次一生无悔的抉择。
医路漫漫 医心不改
20世纪90年代,王怀龙考入河南科技大学医学系;2008年进入广东医科大学攻读心内科硕士研究生;2000—2001年,王怀龙毕业后前往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学习。
作为奔赴医疗岗位的莘莘学子中的一员,王怀龙一直是在不断积累的专业知识中度过的。
2011—2012年,王怀龙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做访问学者,学习心血管介入治疗;2015年在德国比勒菲尔德基督教会医院做访问学者,进修学习心脏起搏与电生理,观摩并参与国内外顶尖心血管专家对疑难杂症的治疗。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怀龙被东莞市寮步医院贯彻“打造东莞服务最好的医院”的服务理念所打动,于2019年5月加入寮医大家庭,相继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早搏射频消融治疗、DSA血管减影造影、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等,不仅填补了医院的空白,更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诊疗服务。
作为心血管内科领域的佼佼者,从医二十余年的王怀龙以其精湛的技术和深厚的医学素养,被誉为心尖上的“挥剑者”。凭借着这把利剑,他成功打破了许多心内科疾病的“壁垒”,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先后被评为广东省起搏与电生理协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分会委员、东莞市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委员等称号。
他说:“心内科是一个每天都要和心脏打交道的科室,而医生就是手握‘生死之门’钥匙的人。医生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不是医术上的差异,而是医心上的修为,这颗心包括心理素质、医者初心,前者让你叩开医学的大门,后者让你走得更远。”
秉承着医者仁心的初心使命,2025年6月,王怀龙来到首钢水钢医院心血管/高血压内科,这位行走在心尖上的舞者,决定用自己在无影灯下的那一双妙手,赋予凉都患者“心”的希望。
“心”无止境 勇往直前
“你别紧张,有什么不舒服,就告诉我。”做好医生,做老百姓的医生,这是王怀龙的终生追求。
每天早晨查房时,王怀龙都会走近每一位患者身旁,问候患者有何不适、饮食、睡眠等情况,这句话,也是他对病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言语之间,满是关爱。王怀龙认为,医德和医术一样重要,采访中,他反复提到这样一句话:“想着病人开处方,带着感情进病房。”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对医生治疗水平要求高。王怀龙认为,一个科室好不好,主要看有没有自己的权威专业技术。
在首钢水钢医院心血管/高血压内科工作的短时间里,王怀龙有计划、分步骤地在科室开展了高危的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复杂的分叉病变的冠脉介入治疗、三维标测治疗房颤、三腔起搏器的植入等代表心内科前沿的技术。“可以说省里权威医院能做的手术基本我们这里都能做。”王怀龙自信地说。
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79岁的管先生突然出现无明显诱因胸闷、气促,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首钢水钢医院心血管/高血压内科寻求规范救治。入院时管先生呼吸不畅,双下肢重度水肿。经诊断管先生为冠心病所导致的心力衰竭,还存在着肝功能异常、低钾血症、高血压三级(很高危组)、高尿酸血症等多种疾病。在征得病人及家属的同意并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后,王怀龙为管先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中发现管先生存在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右冠近段、中段、远段重度狭窄及左室后支慢性闭塞病变,前降支和回旋支动脉也有严重病变,随即经过大家的密切协作,成功开通慢性闭塞的右侧冠状动脉,成功于病变处植入支架,造影显示支架覆盖病变处,残余狭窄消失。术后经后续进一步规范抗心衰治疗,管先生已顺利康复出院。
家住水城区的陈先生五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心悸,一直以来也未进行过任何治疗。今年7月上旬的一天,陈先生的症状再次出现,且持续时间比以往明显延长,于是家人便陪同他前往首钢水钢医院寻求诊治。经细致专业检查,经验丰富的王怀龙判断老人的病情与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相符合。考虑到老人还患有其他多种基础性疾病,王怀龙携助手用时不到2小时,便成功为陈先生进行了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术后第二天老人便下床活动。目前已顺利出院,他和家人对此次就医都十分满意和感激。
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王怀龙总是被电话铃声吵醒……“王主任,有个急性心梗病人需要您手术”“王主任,急诊科有病人需要您会诊”“王主任,19床患者情况不太乐观您过来看看”……
很多次,急性心梗患者心脏骤停,家属悲伤至极。王怀龙和他的团队绝不放弃,积极实施心肺复苏,在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球囊反博植入等多种生命支持下,完成极高危极高难度的抢救,创造出多个生命奇迹。
太多的惊险,太多的抢救,太多的坚持,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快一分钟,患者就少一分危险。每位危重患者,即便微乎其微的希望,我们也要尽量抢救,每一个生命都不容辜负,我们珍惜每一个生命。拯救一条命,就完整一个家。”
为了抢救患者,心肺复苏,反复按压,王怀龙不知道做了多少次;除颤仪,王怀龙也不知道使用了多少回;凌晨电话一响,立即进入战备状态的他也不知道要在无影灯下站上多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王怀龙不是在手术台上忙碌,就是在病房忙碌,或许,从成为医生的那一刻起,他“医心”路的尽头已然没有了终点。
回想这20余年的从医路,王怀龙不后悔当初所做的一次次选择,也因此倍加珍惜今天的一切,包括荣誉、成就和病人对他的满怀信赖。他说:“医生不容易,学医不容易,不过当医生还是很开心,每成功抢救一位病人都非常有成就感,高兴是这一瞬间,最大的成就也是这一瞬间。”
这条“心”路,王怀龙打算一直走下去。
授业解惑 良师益友
来到首钢水钢医院后,王怀龙着力在“解决医疗急需、突破薄弱环节、带强技术团队”等方面下功夫,全力以赴帮助心血管/高血压内科强技术、育人才、建机制,不断增强临床服务能力,让广大患者足不出市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诊疗服务。
在心血管/高血压内科,除了技术业务过硬,王怀龙的带教能力也有目共睹。王怀龙非常关心内科最新的学术进展,经常在空余时间学习最新的医学内容,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学术眼界,同时,为提高科室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他还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他通过对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培训、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示教、临床带教、培训讲课等多种形式培训科室医务人员,着力培养冠脉介入治疗手术的年轻人,带动科室医疗团队迅速提高冠脉介入治疗手术水平及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
“王主任为人亲和,做事干脆果断,经常给我们讲手术中的难点,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与王主任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们学到了很多,他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医生陈光平感慨。
手术中,王怀龙大多担任着“总指挥”的角色,全盘把控,随时观察医生操作,发现细微变化及时提醒处理。“因为手术过程中医生的注意力是在操作上,没有办法同时兼顾随时出现的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做复杂的介入治疗,不是做一步想一步,而是脑袋里要清楚地知道这一步做完下一步该怎么做,必须烂熟于心,需要互相之间提醒,团队配合很重要。”
王怀龙说,首钢水钢医院领导、科室同事都非常关心他的工作和生活,护士长也经常嘘寒问暖,他感到在这样一个团结的集体里工作很融洽,人情味很浓。
技术革“心” 引领未来
一切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
在王怀龙看来,对于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梗,普通老百姓的认知还远远不够。为此,他带领科室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针对医务人员的胸痛知识培训,还到乡镇、社区开展科普宣传、义诊咨询等活动。“下一步,我们科室的重点,不仅是医疗技术向省级医院看齐,推动教学、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还要积极组织开展心血管疾病的科普宣传,增强老百姓的防范意识。”王怀龙说。
“面对疾病,预防和治疗同等重要。”王怀龙认为,一级预防至关重要,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远离烟酒等不良习惯。同时,他也呼吁大家要重视二级预防,即一旦患病后要遵从医嘱、定期复查、按时服药以延缓疾病进展。此外,他还特别指出心脏病等急症千万不能拖延治疗时间以免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同时,王怀龙还积极帮助基层医院的医师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庞大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显然不是一二家三甲医院可以守护的,我们更应该提高基层医师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将慢病规范化的诊疗技术普及到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这才是真正的造福于民”。
首钢水钢医院作为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示范中心、贵州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贵州省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免费救治定点医院,王怀龙决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积极打造好“心电一张网”,利用网络手段协助基层医师留住慢病患者,及时甄别急危重症患者,真正把分级诊疗的工作做到实处。
在采访结束时,王怀龙说:“所有的医疗创新都是为了提供更有效、更安全、更舒适的技术给患者。下一步,我们将着重打造胸痛中心急救网络,为六盘水地区居民提供60分钟内转运,90分钟内开通血管,7×24小时全天候的胸痛急救服务”。
“每个生命都是一盏绵延的灯火,我们医务人员都会竭尽全力去点亮。我相信,世界会因为我们的坚守而更加闪亮。”王怀龙说,让凉都人民在“家门口”享有优质高效服务的渴望,是促使着他在漫漫“医心”道路上孜孜以进、求索突破的动力,他愿意做患者信赖的“修心者”,为万千患者守护健康和生命。